当前位置:首页>>文联动态>>最新公告
李默然、李龙吟:盛世开盛会 这个时代英雄辈出(中)
【发布时间】:2006-11-20
【回答网友sgay】李老你饰演的邓世昌让我非常喜欢,尽管那时我只是个十七岁的女孩,但是直到现在,您英俊、高大的形象让我难忘。我很想知道您当时表演邓世昌的心情。
【李默然】这个事情已经过去56年了,是60年开始拍的这个电影。这个电影,在生产周期上来讲,应该说是很长的,我一共拍了两年,61、62两年。为什么拍两年呢?因为第一遍拍完,审查的时候没通过,里边有许多的问题跟历史不符,跟英雄人物的生平也不太吻合。62年又拍了一遍。
两年的生产周期,我对我扮演的邓世昌这个英雄形象是如何接近的呢?关于这个人物,当时的条件下,所参考的资料是很少的,不管是形象上,文字上或者是传说中,都不是很多。但我之所以能够把这个人物形象塑造出来,呈现给广大观众,我想我大概靠了这么两点:第一,我本身受过日本帝国主义者的欺凌。我年幼失学,14岁我在市场上卖烟卷,当是卖烟卷是犯法的,叫做经济犯。我被日本鬼子、警察抓去,一拳打掉了我两颗牙齿,我到现在都没有镶新的,我要永远记住这件事情。因此对邓世昌这个爱国主义英雄,我在这点上是比较靠近的,不用有什么更多的借用。我本身对日本鬼子的那种仇恨,被欺凌的那种怨恨是相近的。第二点,这个剧本提供的基础虽然有不足,但它把重要的笔墨用在了邓世昌这个人物身上,赋予了他许多行动,赋予了他很多能够感染广大观众的戏剧动作。在电影导演和摄影师的共同帮助、启发下,我就逐渐逐渐的在两年的过程中完成了这样一个历史形象。
但今天回过头来看,也有很多的不足。因为那个历史时期,拍出这样一部电影,广大观众不是说我的表演有什么独特的功力,有什么了不起的创作,而是被邓世昌这样英雄人物本身的行为所感动,所以大家到现在还记得这个荧幕形象。我从这个事情上也对我自己从事的事业得出一个结论——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作为一个演员,一生中能够塑造一两个、两三个永远活在广大观众心里的艺术形象,就是对我们从事演员工作者的最高奖赏。这就是我的一些体会。
【网友强国仰泳】李老师您现在快80了,身体怎么样?在忙什么?还关心文艺界的事情吗?
【李默然】年龄越来越大了,身体应该还可以。除了耳朵有点不太灵了以外,还没看出什么更多的衰老现象。身体嘛,也还算硬朗吧。但是既然年龄不饶人,肯定是这样那样的病生在身上,无所谓。
为一个文艺工作者,我当然更多的去注意文艺界发生的许多事情。比如影视剧啊、方方面面啊,群众都有一些什么反应啊,认为什么东西是好的,什么东西是不好的啊,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啊,都是在我的注意范围之内。当然,我也有我自己的判断,也有我自己的观点。比如一段时间里面争论的关于泛娱乐化的问题,我就十分注意。因为文学艺术是一个具有多功能的事业,它有社会功能,有人文功能,当然,也有娱乐功能。但是如果我们把文学艺术演出推引到一个只剩下“娱乐”两个字,这就值得令人忧虑了。周总理生前曾经说过,要求我们寓教于乐,我想这个还是值得我们继续玩味、继续深入贯彻的。有的评论家们提出来,泛娱乐化将是我们贯彻先进文化前进道路上的最大阻力。因此我对这个问题是表示赞同的。我们还是要遵循着文学艺术作品的多功能这个基本规律、原则来从事文学、艺术工作。
【网友 局高赏千景】李老师,我一直很尊重您这一辈老艺术家,您认为老一辈艺术家和现在的艺术家在表演和思想上有什么不同?
【李默然】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一个人的艺术观念、一个人的艺术追求、一个人的艺术理想,不是可以用年龄划分的。上了年纪的人,不一定都保守。年轻的同志,也不一定都创新。所以我觉得您这个问题,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在当今这个时代,我想我们大家应该用一句大家都很熟悉的话来说:假如说我们这些老一代的人和年轻的同志们有什么不同的追求和想法,我愿意我们大家求同存异,共同为繁荣社会主义的文化而努力!这就是我的基本态度。